一,甲状腺结节中西医病名的释义: 1.中医病名释义在中医范畴,甲状腺结节通常归属于“瘿病”范畴。“瘿”字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,主要是指颈部喉结两旁肿大的一类疾病。中医认为,...
一,甲状腺结节中西医病名的释义: 1.中医病名释义在中医范畴,甲状腺结节通常归属于“瘿病”范畴。“瘿”字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,主要是指颈部喉结两旁肿大的一类疾病。中医认为,瘿病的发生与情志内伤、饮食及水土失宜、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。情志不畅可导致肝气郁结,气郁则津液运行不畅,聚而成痰,痰气交阻于颈部,形成瘿病。饮食失调或居住在山区等水土失宜之处,也可影响人体的脏腑功能,导致气滞、痰凝、血瘀等病理变化,结于颈部而发为瘿病。 2.西医病名释义 甲状腺结节是西医的病名。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,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,气管两旁。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,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。它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,如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、肿瘤性结节、囊肿、炎症性结节等。通过甲状腺超声等检查可发现甲状腺内有异常的结节回声,根据结节的大小、形态、边界、血流等情况,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,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。
二,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中西医病名的释义:
1.西医病名释义
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电生理异常的疾病名称。心脏的传导系统负责将电信号传递到心肌细胞,使心脏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。右束支是心脏传导系统的一部分,主要负责将电信号传导至右心室。当右束支因各种原因(如心肌梗死、心肌病、心肌炎、先天性心脏病等)发生传导障碍,导致电信号不能正常通过右束支传导至右心室,而出现右心室激动延迟,就称为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。在心电图上,可表现为QRS波群时限延长,V1导联呈rsR′型或M型等特征性改变。
2.中医病名释义
中医没有与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对应的病名。根据其可能出现的心悸、胸闷、气短等症状,可将其归属于“心悸”“胸痹”等范畴。“心悸”主要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、惊惕不安,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,多由心虚胆怯、心血不足、心阳不振、水饮凌心、阴虚火旺、痰火扰心等原因引起。“胸痹”则是以胸部闷痛,甚则胸痛彻背,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,其病因多与寒邪内侵、饮食失调、情志失节、劳倦内伤、年迈体虚等有关,导致心脉痹阻,不通则痛。
二,麻黄升麻汤,枳实薤白桂枝汤,附子汤的组成与方解
1.麻黄升麻汤出自《伤寒论》
原文:伤寒六七日,大下后,寸脉沉而迟,手足厥逆,下部脉不至,喉咽不利,唾脓血,泄利不止者,为难治,麻黄升麻汤主之。
(1)组成:麻黄(去节)二两半,升麻一两一分,当归一两一分,知母十八铢,黄芩十八铢,萎蕤(一作菖蒲)十八铢,芍药六铢,天门冬(去心)六铢,桂枝(去皮)六铢,茯苓六铢,甘草(炙)六铢,石膏(碎,绵裹)六铢,白术六铢,干姜六铢。
(2)方解:本方证属上热下寒,正气郁遏,阴阳不相顺接。麻黄、升麻,发越郁阳,能使陷于下的阳气上达;黄芩、知母、石膏、萎蕤、天冬,清上热;干姜、桂枝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当归,温下寒,补气血。全方清上温下,发越郁阳,调补气血,使阴阳平衡,气机调畅。
2.附子汤《伤寒论》
原文:少阴病,得之一二日,口中和,其背恶寒者,当灸之,附子汤主之。少阴病,身体痛,手足寒,骨节痛,脉沉者,附子汤主之。
(1)组成:附子二枚(炮,去皮,破八片),茯苓三两,人参二两,白术四两,芍药三两。
(2)方解:附子温补肾阳,振奋阳气;人参大补元气;白术健脾燥湿;茯苓淡渗利湿,助白术健脾;芍药和营止痛,且制附子之温燥。全方共奏温经助阳,祛寒除湿之效,主治少阴阳虚,寒湿内盛之证
3.枳实薤白桂枝汤《金匮要略·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》
原文:胸痹心中痞,留气结在胸,胸满,胁下逆抢心,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;人参汤亦主之。
(1)组成:“枳实四枚,厚朴四两,薤白半斤,桂枝一两,瓜蒌实一枚(捣)。上五味,以水五升,先煮枳实、厚朴,取二升,去滓,内诸药,煮数沸,分温三服。”
(2)功用:通阳散结,祛痰下气。
(3)主治:胸阳不振,痰浊中阻,气结于胸所致的胸痹。症见胸满而痛,甚或胸痛彻背,喘息咳唾,短气,气从胁下冲逆,上攻心胸,舌苔白腻,脉沉弦或紧。
三,中医治疗思路
1.首诊:
(1)祛邪为主辨证:患者呈现阴盛阳郁、痰瘀阻滞、上热下寒之证。其症状表现为胸闷、气短、心慌、咽喉堵塞感,心率缓慢,平素易生气,且有上热下寒的复杂表现,如秋季手脚冰凉,冬春季手脚心热等。舌脉表现为舌淡胖红、水滑,苔薄白,双脉沉细迟,均支持此辨证。
(2)选方:选用麻黄升麻汤,清上温下,发越郁阳;枳实薤白半夏汤,通阳散结,祛痰下气。加味用药如茯苓、白术等增强健脾利湿之力;薄荷疏散郁热。同时嘱患者服用附子理中丸,温阳健脾,并通过跳广场舞等方式调节心情与锻炼心肺功能。
2.二诊:
微调用药辨证:患者症状减轻,表明首诊用药方向正确。但大便次数增多,心率仍慢,此时热象减轻。
选方:减去石膏、知母、玉竹等清热之品,加百合、桔梗,增强润肺利咽、开宣肺气之功,将炙甘草改为生甘草,取其清热解毒、调和诸药的功效。
3.三诊:
侧重扶正辨证:郁邪渐去,正虚之象凸显,因气温骤降,怕冷明显,心率仍慢。选方:减去黄芩,加入细辛、附子、高丽参、肉桂,增强温阳散寒、补气温阳之力,此时处方中融入了附子汤、麻黄附子细辛汤、通脉汤的组合,以温补肾阳,振奋心阳,通利血脉。
4.四诊:
效不更方辨证:胸闷气短心慌不明显,心率提升,出现嗓子干、眼睛干涩等阴液不足的表现。选方:效不更方,加入石斛,滋养阴液,同时让患者服用杞菊地黄丸,滋肾养肝。
5.五诊及后续:
巩固疗效辨证:心率进一步提升,眼睛干涩缓解,无明显不适。选方:继续服用上方巩固疗效,后期调整服药频率,并配合服用附子理中丸、十全大补丸、玄麦甘桔颗粒等中成药,以健脾温阳、气血双补、清热滋阴,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。
四、治疗效果体会总结
经过系统的中医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,患者的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失。2020年6月复查结果显示,甲状腺功能、甲状腺B超、咽喉镜均未见异常,心电图提示心率恢复至每分钟68次,且未出现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,达到临床治愈标准。
本病例治疗成功,得益于准确的辨证论治、合理的方剂运用,以及患者对治疗的积极配合。在治疗过程中,先以祛除病邪为主,待病邪减轻后,专注于扶正固本,恢复机体气血运行与心肺功能。此外,患者在饮食、情绪、运动等方面的配合,对治疗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这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特色优势,也验证了经方在治疗疑难病症方面的显著疗效!
纵观中医文献治疗甲状腺结节多以行气化痰,活血化瘀为法,却忽略了阳不入阴这一病理实质,更忽略了古经方麻黄升麻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于本病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